【常德百件事之十一】墙根的白圈 常德细菌战劫难录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7-11 08:50:37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1941年到1943年,日本侵略军在湖南常德释放致命细菌,导致鼠疫肆虐,这座城遭遇了巨大的灾难,至少有7643人因此丧命。
▲资料图
1944年的常德,本该浸在澧水两岸稻穗饱满的香气里。城门内外的青石板路,日日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发亮,市集的喧嚣能漫过城墙,混着沅江的水汽飘向远方。谁也没料到,那些从天而降的异样纸包,会在转眼间将这片安宁碾碎。
纸包落地的第三天,异样开始在城里蔓延。起初只是零星的发热呕吐,很快便成了成片的恐慌。郎中们的药箱在街巷间穿梭,却挡不住病症像潮水般扩散,退烧药灌下去毫无用处,草药的苦涩压不过空气里渐浓的腥气。
▲档案记载的常德细菌战第一位受害者12岁的蔡桃儿
城门口的告示换得越来越勤,从提醒提防到禁用井水,最后成了生硬的隔离命令。喧闹的街市一天天沉寂下去,只剩巡街的脚步声敲打着空荡的路面,木板门后传来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像被按住喉咙的呜咽。
澧水河成了无形的屏障,两岸的人隔着水相望,喊着彼此能懂的病状,却不敢有片刻靠近。后来连呼喊都稀疏了,北岸的烟囱一个个暗下去,只剩防疫队的石灰水在墙上刷出刺眼的白圈,圈住了成片的死寂。
日子在恐惧里熬着,街巷里的活物渐渐少了,连狗吠声都稀了踪迹。那些世代相传的物件,有的被锯掉烧掉,主人的哭声混在风里,很快就被更重的绝望盖过。
日军退去后,城根下挖了许多大坑。埋下去的,有裹着破棉絮的,有卷着草席的,好多连名字都没来得及留下。澧水依旧东流,只是水里漂过的药渣,像沉在水底的叹息。
▲鼠疫受害同胞纪念碑
如今的常德,皂荚树枝繁叶茂,青石板被雨水洗得清亮。只是北门老巷深处,几堵墙根还留着淡淡的白圈,在岁月里静静凝望着,那段浸满血泪的记忆,从未真正走远。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二十】蔡晴川:热血男儿,为国捐躯
- ·【常德百件事之十九】九五年的桥南,藏着常德人的烟火江湖
-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九】戴季韬:从湘西热土走出的抗日硬骨
-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八】黄鳌:从战火中走来的热血英雄
- ·【常德百件事之十八】沅水汤汤四十载:一座桥、两条路与常德城的蝶变
- ·【常德百件事之十七】那年,常德城里来了个“大衙门”——1969年
-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七】郑洞国:不畏强敌的抗日铁汉
- ·【常德百件事之十六】德山脚下的那炉火 常德钢铁厂的短暂岁月
-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六】刘泽远:烽火中的热血,腥风血雨中的雷霆反击
- ·【常德百件事之十五】荆江铁壁:常德军民铸就的治水丰碑
-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五】余程万:常德城头的铁血将军,用生命守护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