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件事之二十四】常德有面墙 刻满千年诗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8-08 09:20:40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在常德,沅江之畔,一道青石堤墙兀自屹立。三十年来,它沉默地抵御着洪水的冲刷,如同一个筋骨强健却沉默寡言的卫士。堤下的人匆匆而过,早已习惯了这道坚硬的屏障,未曾想它还能有别的模样。
1991年,常德市文化局副局长伍顺生凝望着这道墙,心中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这青石壁垒,难道只能做无声的堤防?它深藏的另一重使命,应当成为一道诗的长廊。防洪工程继续推进,而新的堤岸之上,将镌刻古往今来的华彩诗章。
构想虽美,落地却难。欲刻诗,先须选诗。常德人深知,这堵墙不是自家的私家园林,而是容纳千古诗魂的殿堂。他们向全国学者专家发出邀请,霍松林、周笃文等名家纷纷前来。遴选工作如同大海捞珠,广收博采,精挑细选。每一首诗都要经得起时间风雨的冲刷,方有资格在这“诗的堤坝”上找到永恒的位置。
千首诗稿尘埃落定,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书法名家们饱蘸浓墨,在宣纸上挥毫泼墨,让诗句如龙腾跃。然而,从纸上墨痕到石上筋骨,又是一次脱胎换骨。技艺精湛的匠人们屏息凝神,每一凿都小心翼翼,每一刻都如履薄冰,力求将笔下的风骨与神韵,丝毫不差地镌入冰冷的青石。一字刻坏,整块碑石便忍痛舍弃,从头再来。
十年光阴荏苒。2000年,这条长达六里的诗墙在沅水之畔昂然立起,宛如一条静卧的诗龙。墙上刻录着自《诗经》以降1500余首诗词,48万余字,凝聚了千年诗情的光华。当人们驻足墙前,目光抚过那些遒劲的刻痕,仿佛听见千年诗韵在石纹深处轻轻回响。从此,石墙不再只是堤坝。它成了会呼吸的诗的河床。
当防洪高墙点化为文化长廊,砖石上每一道刻痕,都成了时间无法冲蚀的印迹。它无声宣示:凡有土地处必有仰望星空之心;凡有仰望星空之心处,便有文明坚韧的脉搏,在平凡的生活里,铿锵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