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9-13 08:49:23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在常德的城市版图中,德山孤峰岭下的乾明寺,宛如一颗历经岁月打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座始建于唐初的古寺,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是常德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象征。
乾明寺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不同时期有哪些重要名称变化?
乾明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初,雏形为“德山精舍”。唐咸通元年(860年),朗州刺史薛廷望奉敕重修,并延请禅学大师宣鉴住持,更名为“古德禅院”,唐代宰相裴休还亲题该匾额;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约978年),寺院奉敕改名为“乾明寺”,此名沿用至今。
乾明寺在历史上经历过哪些重大损毁与重建?
乾明寺历经唐宋辉煌后,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受历代战火影响多次毁损。尤其在1943年常德会战中,大雄宝殿遭日军炮击轰塌;至上世纪50年代初,寺院一度被毁,香火中断。直到2001年,在政府支持下,明禅大和尚筹资两千多万元,历时四年,以仿宋建筑风格按唐代规模恢复重建,乾明寺才得以重光。
如今走进乾明寺,能看到哪些有特色的建筑和供奉的造像?
踏入乾明寺,宏伟的山门,悬挂着唐朝宰相裴休题写的“古德禅院”九龙大匾与当代高僧佛源大和尚题写的“乾明寺”竖匾。寺内仿宋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天王殿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金刚殿有手持宝杵、威风凛凛的护法韦驮,观音殿有庄严肃穆的千手观音像及菩萨三十二化身像。万佛殿更为庄严,供奉清净法身毗庐遮那佛,背面是送子观音菩萨,四周设有一万零八十尊小金佛,还有对称而立的钟楼与鼓楼。
乾明寺在佛教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乾明寺是云门宗和法眼宗两大禅宗流派的共同祖庭,在佛教发展史上地位重要。禅学大师宣鉴曾在此讲授《金刚经》,大阐宗风,其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世禅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乾明寺的宗教活动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乾明寺内信众怀着虔诚之心祈福,袅袅香火与悠扬梵音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这种传承千年的宗教活动,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生动体现,更成为常德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
为什么说乾明寺“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乾明寺始建于唐初,承载千余年历史变迁,见证了常德的发展,其建筑风格(仿宋风格、唐代规模)、宗教地位(两大禅宗流派祖庭)、宗教活动(传承千年的祈福等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宗教与文化共生,无论是信众还是游客,都能从中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所以它被称为“活着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无论是怀着虔诚之心前来祈福的信众,还是钟情于历史文化、古建筑的游客,都能在这座千年古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不妨在闲暇之时,来此探寻一番,领略乾明寺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七】常德师范学院更名湖南文理学院:七个核心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六】1970年常德电力网 终结煤油灯时代的乡村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七】笔架城:触摸斑驳城墙,聆听时光里的老城回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六】科技馆如何把高冷科学变成全民乐园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五】告别盘山难:1998年618次绿皮车开跑长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五】城壕湾: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生活奔去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四】春潮涌动:1992年常德国企的改革新生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四】常德大小河街:从烟火记忆到文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