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件事之八】贺龙萧克智取浯溪河 军民同心谱就红色传奇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7-04 09:25:01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1934年的冬天,冷得钻骨头。白洋河结了层薄冰壳子。桃源县浯溪河村的老辈人,至今都记得半夜里那滚雷一样的马蹄声——贺龙、萧克带着红军来了!
“乡亲们莫怕,我们是红军!”穿着补丁灰布褂子的战士们,脚上还沾着湘西的红泥巴。他们一到佘家坪、三阳港歇脚,村里的老猎户陶国强就主动当向导,帮着红军侦察敌情。
12月17日,天还没麻亮,枪声就炸响了!红军兵分两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国民党军眼皮子底下。“冲啊!”战士们端着枪就往前冲。敌人哪想到这一出?一下子被打懵了头!仗打到日头当顶,敌人缓过劲,仗着炮火猛反扑。眼看红军阵地吃紧,嘿,贺龙骑着他的枣红马冲上了山坡!“同志们,跟我冲!”他一声吼,带着生力军从侧边杀出,一下子把敌人阵脚打乱了!
国民党兵慌了神,边逃边往路上撒银元想拦人。“莫捡!莫捡!”贺龙在马上大喊。红军战士踩着叮当响的银元继续追,硬是把敌人撵到了常德城外的乌龙港。旅长罗启疆,连汽车都不要了,扒掉肩章混在逃兵堆里,灰溜溜逃回了常德城。
仗打赢了,桃源县城的老百姓打开城门欢迎红军。红军打开县衙门的粮仓,把白花花的大米、咸盐分给穷苦人。“这都是土豪劣绅刮去的,拿回去!”战士们自己却嚼着红米饭就咸菜。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更暖了老百姓的心。短短十几天,上千桃源后生仔报名参军。裁缝铺连夜赶制新军装,一针一线缝的都是信任。
硝烟散尽,浯溪河边立起了红军烈士纪念碑。碑上的红五星闪闪发亮,仿佛在讲着当年的故事。如今的白洋河,水还是那样潺潺地流。田里收着金黄的谷子,新建的红军小学书声朗朗。当年的枪炮声远了,但红军那股为了穷苦人敢打敢拼的精神头,就像河底的硬石头,稳稳当当地,永远扎在桃源人的心窝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