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一】常德老西门:岁月斑驳处,烟火最关情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8-25 14:36:06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在常德,说起老西门,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承载着常德城数百年的历史,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常德老西门

1373年,也就是明洪武六年。当时,砖砌城墙大规模应用于城市建设,老西门区域便由此诞生。从明代重建常德城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都是常德城的经济中心。明代时,常德是藩王城,荣藩王府就占据着城的核心空间,而老西门区域则是经济、文化并重的城市轴心带。

▲沿河的古建筑

1943年的常德会战,让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几乎“消亡”。战后,老西门成了一个杂乱不堪的城中村,辉煌不再。曾经的护城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排水沟;城墙被民房压盖,不见踪影。周边新城市快速发展,老西门却成了城市核心区里最破败的地方。

▲矮城墙抗战碉堡

2011年,老西门迎来了转机,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启动了。这可不是普通的拆旧建新,而是要打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城市地标。改造过程中,那些被掩埋的历史遗迹逐渐重见天日。明清两代的古城墙、矮城墙抗战碉堡等,都成了老西门独特的“宝贝”。

▲石板桥

为了保留老西门的生活气息,这里采取了100%回迁的政策。老居民们又能回到熟悉的地方,继续他们的生活。

▲市井烟火

现在的老西门,那变化可太大了。走在青石板路上,古色古香。窨子屋酒店的砖、瓦、木、石,大多来自湘西北地区被拆除的老旧建筑,门楣、楹柱、照壁、窗格等,采用传统桃源木雕工艺,全是手工制作,质朴细腻,别具一格。

▲窨子屋酒店

葫芦口广场,和流经老西门的护城河相汇,自成一泓静水。广场两边有栈桥露台,人们可以在这里眺望水景和街景。广场台阶与平台交界处的石墙,还能供人休憩闲坐。台阶用青石材料错落铺砌而成,还有休闲座椅和石制小品。滨水中央区,还能设置临时舞台,上演常德当地的民俗小戏。

▲葫芦口广场

▲醉月楼

老西门剧场也很有特色,它的部分设计灵感来自常德丝弦。这座剧场不仅外观独特,还是常德非遗保护基地,常德丝弦、花鼓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在这里得到研习和弘扬。

▲丝弦剧场

▲老西门剧场

还有那红色的钵子菜博物馆,采用红陶粒混凝土创新工艺,外观模拟传统钵子容器,特别显眼。常德人对钵子菜那可是痴迷得很,这座博物馆也成了街区的文化符号。

▲钵子菜博物馆

如今的老西门,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巧妙融合,绿树成荫,环境舒适。它不再是那个破败的城中村,而是变成了一座“活着的城市博物馆”,是常德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了解常德历史文化的好地方。老西门,正以全新的姿态,续写着常德的故事。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常德古今风华 常德老西门 历史遗迹 钵子菜博物馆 老西门剧场 丝弦剧场 醉月楼 葫芦口广场 石板桥 抗战碉堡 窨子屋 常德 民生在线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美年大健康
松果装饰